治理现状概况
数字货币全球治理是当下金融领域的热点,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。G20是发起重要议题的关键组织,它负责将数字货币议题交给支柱机构去研究。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围绕加密资产风险识别监管、稳定币监管框架制定、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合作以及跨境支付等方面展开。例如2019年“天秤币”引出了稳定币相关议题,到了第二年G20峰会对稳定币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。
除了G20之外,IMF也积极地参与其中。在2019年,它和G7等一起发布了稳定币研究报告,这份报告对稳定币的政策以及监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。在2020年,针对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使用展开了研究。在2021年,还提交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应用方面的报告。
规则演进困境
技术创新发展得很快,每天都有新变化,然而数字货币全球治理规则的演进却远远落后了。全球治理机构很难提前想到数字货币创新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,在制定国际规则时总是比实际情况晚一步。许多新的数字货币应用和模式持续不断地出现,但是治理规则却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更新。
治理机构与处于创新前沿的私人企业之间缺少联系机制,所以难以准确判断技术发展趋势,这致使私人数字货币领域的治理工作延迟,央行数字货币治理工作也延迟,进而使得规则难以跟上创新步伐,最终造成很多创新成果在没有合适管理的状况下发展 。
阵营分化态势
在数字货币治理过程中,不同国家由于自身情况而出现了阵营分化 。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 ,它们有经验去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创新带来的风险 。比如美国以及欧洲的部分国家 ,它们对加密资产和数字稳定币采取允许其发展 、完善监管的态度 ,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控制风险 。
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不一样,其金融市场开始得晚,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弱。就像印度以及一些非洲国家,为了防止风险出现,它们大多对私人数字货币采取禁止发展的态度,只准许官方数字货币进行探索,双方阵营的态度差异很显著。
规则落实难题
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,新的服务提供商不断出现,新的业务模式也不断出现,治理规则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,转向“基于活动”的监管理念。这对于监管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难度极大,比如说一些南美国家,它们缺乏专业人才,也缺乏技术手段,所以难以准确落实新规则。
目前进入落实阶段的规则,主要是FATF针对加密资产提出的监管建议,这些建议重点监管第三方服务提供商。然而,很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源,也缺乏能力,难以有效执行这些建议,无法对加密资产交易所等进行全面监管,因而面临着内外部的监管困难。
我国角色机遇
我国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里起着关键作用,我国能够依据国内发展战略,一步步构建数字货币规则体系,从而为国际治理供给经验。国内数字货币试点的发展态势良好,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处于全球领先位置,我国有能力在规则制定方面有所建树。
我国是全球治理机构成员,在参与治理时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,我国知晓发展中国家存在困难,像网络基础设施差、金融教育不足等情况,能够呼吁全球治理机构为发展中国家给出解决方案,进而为全球数字货币治理贡献智慧。
未来趋势展望
未来,数字货币全球治理要解决规则滞后的问题,要解决阵营分化的问题,要解决落实困难等问题,以此来适应快速发展的趋势 。不同阵营国家需要加强沟通,不同阵营国家需要互相交流经验,从而找到全球都能接受的治理模式,进而共同应对风险 。
全球治理机构需要强化和创新企业的联系,及时了解技术动态,加快规则的制定与落实。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,数字货币会愈发普及,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会变得更加重要,共同促使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体系得以完善。
你觉得我国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里,还能够在哪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?期望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,并且进行分享,然后一起展开讨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