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职消息发布
2019年9月6日,《上海证券报》有报道。央行支付结算司原副司长穆长春,正式担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一职。此消息引起金融界高度关注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全球最早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。该研究所所长出现变动。这往往意味着研究方向或许会有变化。研究节奏也可能会有改变。
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起源
5年前,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构建数字货币的想法。之后,央行成立了官方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。该研究所是全球最早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机构。从那时起,我国开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之路。这也给未来金融体系的变革埋下了隐患。
穆长春的工作履历
1995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,穆长春主要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组织、外国央行双边以及多边事务的协调工作。在多年工作里,他积累了丰富的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经验。这些经验为他深入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。
公开观点与信息披露
穆长春多次就支付清算、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等话题发表公开评论。2019年6月24日,在“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研究”会议中,他首次透露央行数字货币采用“双层运营体系”。8月10日,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他再次提及此事。直到这时,该消息才广泛传播开来。
央行数字货币运营体系
8月10日会议上,穆长春宣布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“双层运营体系”。他还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很快就要出现。“双层运营体系”的具体运行模式是金融界目前关注的要点。其潜在影响同样是金融界目前关注的要点。人们期待它能给金融支付体系带来新的改变。
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观点
穆长春谈到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时表示,Libra肯定会侵害人民币地位。他还称,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微信和支付宝。从实际情况看,微信在法律地位上,未达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同等程度。支付宝在法律地位上,同样未达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同等程度。在安全性方面,微信未达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同等水平在安全性方面,支付宝同样没达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同等水平。
付费课程见解
9月4日,穆长春在知识付费平台“得到”开设了付费课程“科技金融前沿: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”。这门课程有8讲。课程介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。介绍了Libra的技术与模式特点。介绍了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探索。课程中穆长春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他还回应了大众对数字货币的疑问。
个人能力与背景
从个人简历能知道,穆长春有出色的中文教育经历。从所有公开演讲能看出,穆长春有出色的英文教育经历。从开设的课程来看,穆长春有金融背景。他对Libra理解得很深入。他对数字货币理解得很深入。他对央行数字货币理解得很深入。他出任所长后,大家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进展充满期待。
后续工作进展
《上海证券报》援引多家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的金融机构评论说,穆长春成为第二任所长后,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工作开展得很顺利。备受瞩目的央行数字货币离正式推出不远了。它未来实际应用会是什么样的情形。又会带来什么影响。这让人非常好奇。
前景展望期待
央行研究数字货币好多年了。探索马上要迈入关键阶段。穆长春上任了。这可能会带来新动力。还会带来新方向。随着时代不断发展。数字货币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。又会怎样改变金融体系。这值得持续留意。